2022年已接近过半,与去年同期相比,全球ipo市场的表现较为惨淡。今年头五个月,美欧ipo和去年相比,呈现出较多疲态。
首先,美欧ipo规模出现大幅下滑。
研究机构dealogic的数据显示,2022年前5个月,美国和欧洲仅有157家企业通过ipo融资179亿美元,而去年同期有628家企业融资1920亿美元。同期,全球ipo融资规模也下降了71%,从2830亿美元降至810亿美元,上市数量从1237家降至596家。
此前,wind数据统计显示,第一季度按美国三大交易所统计的美股市场ipo融资额为111亿美元,同比减少91.13%。募集事件共79起,同比减少79.95%,平均每月仅实现26起,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平均每月85起。
最新数据表明,2022年第一季度由乌克兰局势升级引发的ipo暴跌趋势未得到缓解。dealogic预计,本月晚些时候,最新统计的今年前两季度的ipo发行量也将同比大幅下降。
分析人士认为,高通胀持续、利率不断上升、股市大幅震荡、俄乌冲突难以迅速结束、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带来不确定性等因素迫使企业搁置上市计划。
其次,投资者对高风险股票投机需求有所萎缩。
美联储大幅加息措施抑制通胀,不但迅速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,而且给美国股市造成巨大压力。加上美国股市已经处于高位,今年以来持续震荡下行,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ipo市场的表现。
快速成长的科技公司通常是ipo市场的一大主力。美国ipo市场去年需求火爆,估值飙升,吸引企业纷纷上市。但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自去年11月创下历史最高点之后,目前已下跌近24%,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跌幅的两倍。
根据彭博社的统计,自2020年3月以来,融资规模至少达到5亿美元的ipo中,超过80%与科技相关的交易均已跌破发行价。而这些“破发”的股票一度曾是过去几年受到投资者热切期待的ipo交易,如在线券商robinhood、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、约会服务bumble等。
此外,去年带动股市ipo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(spac)市场也发生了较大变化。过去两年中,spac交易一度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,但过去的半年中,此前spac上市股令人失望的表现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加强,导致其规模迅速萎缩。
再次,ipo市场的资金流向正在发生变化。《日本经济新闻》15日称,资金正从巨大的科技股流出,流向能源及农业相关领域等以前低迷的领域。在美国股市上,曾席卷市场的美国苹果等5家大型美国it(信息技术)企业曾取各企业的首字母被称作“faang”。而美国银行新命名的“faang2.0”是燃料(fuels)、航空与防卫(aerospace and defense)、农业(agriculture)、原子能与可再生能源(nuclear and renewables)及黄金·金属·矿物(gold, metals, minerals)5个领域。